臺灣茶發展史

臺灣茶葉生產最早記載於康熙 56 年(西元 1717 年)的諸羅縣誌,所採芽葉來自臺灣野生山茶。然而近 200 年來臺灣茶樹栽培和茶葉製造技術的發展,與野生茶並無關聯。目前主要栽培的茶樹品種,是先民在清嘉慶、咸豐年間由福建引進的閩茶品種,早期的製茶技術也是由福建師父來臺傳授。其後由於滿清政府的鼓勵與提倡,農民多以種茶為副業,臺茶的生產因此茁壯,並拓展外銷。

1895 年臺灣割讓給日本之後,因日人把茶葉與蠶絲列為國家重要經濟骨幹,因此有計畫經營,使臺灣茶業正式具備研究、推廣和產銷的完整體系。二次大戰結束後,因戰爭萎縮的茶業迅速恢復,尤其綠茶生產取代其他的茶類,一度成為外銷的主要農產品之一。

直到民國 70 年代,由於臺幣升值,工資高漲,臺茶逐漸喪失外銷市場而改以內銷為重。此後由於政府不斷地輔導改進和提升品質,臺茶的產製技術朝著多元化和多口味目標發展,如今各茶區已發展出各種特色的茶品,截然不同於中國大陸茶而自成一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